中心簡介  /  聯絡本中心

編修評鑑學概論

文章分類:
聖經研究(Biblical Studies)
   

 

作者:郭罕利

道學碩士生,中國神學研究院

 

繁體PDF檔下載简体PDF档下载首頁

版權聲明

 

一. 引言

初接觸聖經的基督徒,若按次序讀四福音,不難察覺有些故事四福音均有記載,有些出現於部分書卷,有些只出現於個別書卷。例如五餅二魚的故事,四福音均有;撒種的比喻,除約翰福音外,其他三卷福音書都有記載;而浪子的比喻,則只出現於路加福音。不但如此,相同的故事,出現在不同福音書時,有時次序編排和脈絡結構十分相似,甚至連所用的字眼也一字不差,很容易令人聯想到它們之間是不是互相參照寫成的。但有時彼此間的差異卻甚明顯。例如,馬太福音八章所記耶穌平靜風浪的故事,最後門徒因見耶穌有掌管大自然的能力,俯伏拜祂為神。但在馬可福音四章,門徒有相同的經歷,但最後仍不明白耶穌是誰,對祂甚是懼怕。經文為甚麼會出現這些相同又歧異呢?

類似的現象在舊約聖經也同樣出現,尤以五經、歷史書和先知書較明顯。例如,希西家的故事在列王記下十八至二十章、歷代志下二十九章、三十一及三十二章和以賽書三十七至三十九章均有記載,有些地方字眼及結構相仿,有些角度和觀點卻截然不同。這些現象反映出甚麼問題?對我們詮釋聖經有何影響?

要回答這些問題,單憑查考個別經文段落的內容,未必能夠得到圓滿的解釋。或許,近代學者在編修評鑑學(Redaction Criticism) 及經卷形成過程的研究成果,可以為我們帶來一點亮光。

二. 經卷形成過程的發現與編修評鑑學

Willi Marxen 在Mark the Evangelist 一書中,提出每段福音故事的記載, 均有三個層次的歷史處境(Sitz im Leben):即福音故事發生時的處境、福音書讀者/教會群體的處境,以及作者寫作時的處境 [1]。這概念可以在新約對觀福音、舊約歷史書及五經的經文得到印證。學者從對觀福音、歷史書中相同事件不同記載的經文觀察到,作者在經文中加插的注解 [2],所提及同期其他的歷史文獻 [3],以及經文寫作時的處境 [4]等蛛絲螞跡,漸漸發現目前所見大部分的經文,並不是某一個人被聖靈感動,按照神的逐字默示,自己一人一次過寫成的作品。不少舊約歷史及耶穌故事,都以口傳形式在信徒群體中流傳過一段時日,後來才寫成片段的文字紀錄。最後,聖經的編修者按照寫作時信仰群體的處境和需要,並蒐集及參考當時其他文獻資料,整理及寫成所見的各書卷文本。以下的簡圖可以大致勾勒出這個流程:

歷史事件 -> 口傳資料 -> 各類文本資料 -> 編修者整理成最後文本

(考古、歷史研究) (形式評鑑) (來源評鑑) (編修評鑑、文學評鑑)

不同階段的成書過程均有學者研究,而編修評鑑學者關注的就是最後階段的文本。經卷的作者被稱為編修者,是因為從嚴格的創作意義而論,他們並非進行創作,而是整理修訂傳統資料。然而,他們整理資料的過程,並非單單將資料隨意拼湊起來,他們篩選、增刪或改動資料,在取捨抉擇之間反映了他們的神學目的,亦從側面透露出當時讀者的歷史處境。

由於方法所限,編修評鑑學在研究新約對觀福音及使徒行傳成就最大,而書信除雅各書外較少應用此法。至於舊約,編修評鑑學則多用於五經及歷史書的研究 。[5]

三. 編修評鑑學的目的與方法

編修評鑑學來自德語Redaktionsgeschichte,意思是“編修的歷史”。儘管在此之前已有學者用這方法研究舊約,最早使用這專用名詞的學者卻是研究馬可福音的Willi Marxsen。二次世界大戰後,這個釋經法風行一時,尤其研究對觀福音名家輩出 [6]。顧名思義,這種研究進路的目的,是從比較及分析相似經文的記載,找出各經卷編修者在成書過程中,如何處理傳統資料,作過甚麼修訂工作,為何作出這樣的修改,從而找出他們的神學重點及教會群體的歷史處境。從細微的修訂(例如增刪字眼)到較大規模的調動(例如採用不同的文學手法),都是編修評鑑學者的關注,故這方法亦被稱為寫作評鑑學(Composition Criticism)。從方法論看,它是歷史與文學研究方法的延伸;從目的而論,它是注重神學問題多於釋經問題 [7]。馬可的W. Marxsen 及研究路加的H. Conzelmann。有關他們的著作介紹,參N. Perrin, What is Redaction Criticism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69), pp. 25-39.

編修評鑑者所作的,是嘗試回到福音書或記載歷史故事的經文背後,分開資料底本與編修者的修訂部分,重構聖經編修者所依據的底本及資料。他們注重作者是完封保留、增刪細節、改動脈絡、或是補充其他資料。例如,福音書研究者大都接受馬可最早成書,應是馬太與路加福音依據的主要底本。同理,若只有馬太及路加記載相同的事件,而馬可沒有記載,則可推論馬太及路加乃根據另一相同的資料來源。例如耶穌受試探的記載,很明顯馬太及路加是依據馬可的資料(太四1-2;路四1-2),補充另一資料(太四3-11;路四3-13) 寫成的。

學者透過編修者與底本資料的比較,找出不同書卷編修者的獨特之處及其神學重點。例如馬太福音一12-16,很明顯是將馬可福音一14擴而充之,加入耶穌是舊約應驗的資料,相信這與加強該書猶太人讀者的認受性有關。又例如,太八23-27及可四35-41記載耶穌平靜風浪,馬可本有耶穌“枕著枕頭睡覺”字眼(四38),但馬太卻將之刪去了,因馬太前幾節經文提及“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八20),刪去此節可保持語意順暢。同樣,馬可本來記載耶穌斥責門徒“沒有信心”(四40),而他筆下的門徒一直予人愚頑無知的形象;但馬太卻改寫為“小信”,將門徒描寫得較正面。

四. 編修評鑑學的貢獻及限制

編修評鑑學於新約研究貢獻尤顯,使我們能夠分辨出各卷福音書的神學特色和獨特對象。由是觀之,編修者不只是資料蒐集者,更是傳統的神學詮釋者,他們以更新的視野,編修傳統資料,重述歷史,針對信仰群體的處境發出信息。這也幫助我們認識福音書讀者的處境與經文內容的密切關係。

由於編修評鑑學源自對觀福音的研究,其最大的限制是應用範圍受經文性質局限,難以廣泛應用於所有經卷的研究 [8]。同時,目前尚未尋得真正的底本(原始資料),將要底本資料與編修結果絕對分別出來,殊非容易。舊約的底本說至今仍是假設;至於新約,雖然一般學者都接受馬可為最早寫成的福音書,但要完全確定所據的傳統資料,至今仍然未有定論。

其次,探究編修者寫作的動機,充其量只是建議及推論,難以提供絕對的答案。況且,不同學者的推論都不相同,往往予人流於主觀的印象。再者,並非每個細微的編修都有神學目的,若不謹慎,很容易言過其實。

最後,編修評鑑者傾向著重各記載之間的差異,找出彼此之間的矛盾,而忽略了共通的信息內容。這些都是我們運用這方法要小心的。

五. 總結

編修評鑑法雖有局限性,但其目的並非為聖經某卷書建構完整的神學 [9]。若嘗試留意聖經編修者相當一致的修訂原則,仍可推敲其寫作目的及獨特信息。透過這方法提供的視域,讀者能更準確地探究“作者原意”。因此,讀經時,我們仍需在編修者花過工夫的地方留意及體會 [10]


  1. W. Marxsen, Mark - the Evangelist: Studies on the Redaction History of the Gospel, trans. J. Boyce et al. (Nashiville: Abingdon Press, 1969), pp. 23-24.〔返回〕
  2. 例如:馬可福音十三14講到大災難時,作者忽然加上一句:“讀這經的人須要會意”,反映出該書是寫予特定的讀者群。〔返回〕
  3. 例如:撒母耳記下一章記載大衛為掃羅及約拿單所作的哀歌“弓歌”,寫在《雅煞珥書》上。這部書今日已失傳,但當時的確有其他歷史文獻。〔返回〕
  4. 約書亞記八章記艾城成為荒場,“直到今日”,說明事情發生到經文寫作時相隔一段時間。〔返回〕
  5. Gerhard von Rad 堪稱運用此法與舊約研究的先驅。其後Martin Noth 亦以此法研究舊約歷史,發現申命記的神學影響著舊約歷史書的作者,發展出“申典歷史”學說。參J.Barton, 'Redaction Criticism', The Anchor Bible Dictionary, ed. D. N. Freedman (New York: Doubleday, 1992), 5:645.〔返回〕
  6. 新約對觀福音研究最富成就的有研究馬太福音的G. Bornkamm 、研究馬可的W. Marxsen 及研究路加的H. Conzelmann。有關他們的著作介紹,參N. Perrin, What is Redaction Criticism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69), pp. 25-39.〔返回〕
  7. G. Bray,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Past and Present (Illinois: IVP 1996), p. 441.〔返回〕
  8. S.L.McKenzie and S.R.Haynes, ed., To Each Its Own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Criticism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Louisville: Westminister John Knox Press. 1999), pp. 116-118.〔返回〕
  9. R. H. Stein, The Synopic Problem: An Introduction (Leicester: IVP, 1987), pp. 271.
    〔返回〕
  10. S. McKnight, Interpreting the Synoptic Gospels, Guides to New Testament Exegesis, no. 2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1988), pp.92-93.〔返回〕

 

參考書目

書籍


Bray, G. Biblical Interpretation: Past and Present. Illinois: IVP 1996.

Marxen, W. Mark the Evangelist: Studies on the Redaction History of the Gospel.
Translated by J. Boyce et. al. Nashville: Abingdon Press, 1969.

McKenzie, S.L. and Haynes, S.R. ed. To Each Its Own Meaning: An 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Criticism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Louisville: Westminister John Knox Press, 1999.

McKnight, S. Interpreting the Synoptic Gospels. Guides to New Testament Exegesis, no. 2. Grand Rapids: Baker Book House, 1988.

Perrin, N. What is Redaction Criticism.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1969.

Stein, R. H. The Synoptic Problem: An Introduction. Leicester: IVP, 1987.

字典

Barton, J.‘Redaction Criticism.’ The Anchor Bible Dictionary, 5:645. Edited by D. N. Freedman. New York: Doubleday, 1992.

 


基督教線上中文資源中心(OCCR)版權所有©2003
OCCR鳴謝文章原作者及《神學生》編輯允許在網上發表本文。原文刊於《神學生》17(2003, May)。
讀者可免費下載本文作個人或小組閱讀及研究,唯必須全文下載,包括本版權聲明,並在引用時聲明出處(引用方法可參「如何在您的中文寫作裡引用本網站文章?」)。
本文網址http://occr.christiantimes.org.hk/art_0056.htm
OCCR網址http://occr.christiantimes.org.hk/


繁體PDF檔下載简体PDF档下载首頁

 

版權所有 ©2004 基督教線上中文資源中心(OCCR)
Copyright ©2004 Online Chinese Christian Resources (OC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