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簡介  /  聯絡本中心

我們為甚麼需要新的譯本?

 

 

作者:蔡定邦博士

香港神學院

 

繁體PDF檔下載简体PDF档下载首頁

版權聲明


「和合本不是已經很好了嗎?我們已經有好幾部譯本了,為何再要翻譯一本?」類似針對新近中文聖經翻譯計劃的問題,長久以來都縈繞在華人信徒心中。說實話,筆者若不是投身在神學教育與及聖經翻譯的事奉,恐怕也會發出類似的疑問。

基本上,每個時代的人都需要他們的聖經譯本。這個顯而易見的道理,卻要從歷史中才能看到端倪。史上流傳最久遠,並至今仍為人所認識的聖經譯本,要數英王詹姆斯欽定本(簡稱 KJV 或 AV )。在這之前已有多種英譯本流行於民間,但由於所用的語文在當時逐漸變得晦澀難明,加上未能出現一本為不同教派接受的譯本,英王詹姆斯一世登位後不久,隨即召開會議商討重譯的工作。整個欽定本的計劃歷時7年,經由50位專家直接從原文進行翻譯、審訂,並於1611年完成。欽定本並不是一開始便成功,要到50年後才廣為人接受。流傳至今,其間經過無數次修訂,以適應不同時代英語的變化。

我們今天手上的和合本聖經,也經過大同小異的歷程。在19世紀末的中國土地上,有屬於不同西差會和神學傳統的教會,當時卻沒有為大家接納的中文聖經,實在有礙傳道工作的發展。於1890年的傳教士大會上,教會領袖遂倡議由不同宗派合作翻譯的和合譯本。「和合本」/ “Union Version” 的意思便是聯合(不同宗派)的譯本。大會原定翻譯深文理,淺文理,與及官話(即當時的白話)三部譯本,以配合不同的需要。後來隨著1905年科舉廢止,文言文變成無用武之地,在1907年的百週年傳教士大會上,與會者便建議把前兩個計劃合併為文理和合本,並於1919年與官話和合本同年出版。兩部譯本從計劃到完成前後經過29年,中間可謂波折重重,有譯者先後離世,有的因意見不合而離職,亦有些稿件在動亂中散失。但在兩部譯本出版後十年,官話本由於淺白易懂,便逐漸取代其他尚存的譯本;而文理本則相對來說較為艱深,銷量只及官話本的八分之一。隨著官話本取得空前的成功,文理本卻乏人問津,官話本即是和合本,和合本便等同中文聖經,並在華人教會奠定無可取代的位置。自此中國教會經過非基運動、國共內戰、日本侵華,以至大陸赤化,與及隨之而來的風風雨雨。其間並不是沒有新的譯本,卻從來未能真正威脅到和合本的地位。
然而,語文的變化並沒有一刻停止過,正如昔日欽定本的英文至今已漸被淘汰,和合本使用原來為白話的中文,到現在也變得過時。為免福音的廣傳被攔阻,每個時代都需要一本甚至多本的中文譯本,使聖經能真正成為永活神的道,為普世華人認識,洗滌凡塵,滋潤萬千枯竭的心靈。

原刊於《香港神學院院訊》第72期(2004年1-3 月)

「譯經隨筆」專欄

 

基督教線上中文資源中心(OCCR)版權所有©2004
OCCR鳴謝文章原作者及香港神學院允許在網上發表本文。原文刊於《香港神學院院訊》第72期(2004年1-3 月)。
讀者可免費下載本文作個人或小組閱讀及研究,唯必須全文下載,包括本版權聲明,並在引用時聲明出處(引用方法可參「如何在您的中文寫作裡引用本網站文章?」)。
本文網址http://occr.christiantimes.org.hk/art_0089.htm
OCCR網址http://occr.christiantimes.org.hk/

 

繁體PDF檔下載简体PDF档下载首頁

 

版權所有 ©2004 基督教線上中文資源中心(OCCR)
Copyright ©2004 Online Chinese Christian Resources (OC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