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門戶、面向世界:
回應評余創豪《馬隊挑戰鐳射炮》一文
繁體PDF檔下載|简体PDF档下载|首頁
版權聲明
拙文《馬隊挑戰鐳射炮》(以下簡稱「馬文」)刊登在【時代論壇】之後,基要書室發表《評余創豪《馬隊挑戰鐳射炮》一文》(以下簡稱「評文」),在此我作出簡單回應。
加里略有否發明望遠鏡?
「評文」說:「余君偏見地採用反對派的資料,卻對支援派的資料不屑一顧……希望余君下次評論時,不要只用反對派的資料,同時也是看看支援派的論點,這樣才能作出客觀的分析。」那麽,我們就檢視一下「評文」所舉出支援派的論點吧!
「評文」認爲:「事實是,加里略發明的才是名符其實的『望遠鏡』。」作者舉出賴斯大學 Rice University 的「加里略計劃」(Galileo
Project)網站的其中一句話作爲支援,但是,同一網站(Van Helden, 1995)亦這樣說:「加里略聽聞過荷蘭一種新發明儀器(望遠鏡),可以看見遠方的物件,就好象很接近的樣子…加里略複製了這個發明,造出一個三倍效能的望遠鏡。」(Galileo
hears about the invention of devices for seeing faraway things
as though nearby (telescope) in the Netherlands…Galileo duplicates
the invention and makes a three-powered telescope.)若按照上文下理來看,賴斯大學的「加里略計劃」並沒有認爲加里略在原創意義上發明望遠鏡,它提過的「發明」是指改良。
在加里略之前,荷蘭人 Hans Lippershey 嘗試申請望遠鏡原理的專利,但未被當局接受,理由之一是設計原理太簡單,由於其原理並不複雜,故此望遠鏡很快在荷蘭流傳起來。有多少原創性才算是「發明」?怎樣才算是「改良」,這是值得討論的問題。可是,James
Reston(1994)指出:當加里略造出自己的望遠鏡之後,卻誤導人那是自己的發明,因這「發明」他在大學中獲得升職加薪。不消說,很多學者都不認同加里略的態度,內華達大學的
Jessica Apple(2003)甚至不客氣地說加里略是「騙子」(con-artist),因他偷取了人家的知識。加里略並不算是望遠鏡的發明人,是科學史的共識。當然,這是瑕不掩瑜,加里略的科學成就大家有目共睹,如果福音小冊子的主要目的是凸顯加里略反對天主教干涉學術,那又何必加入「加里略發明望遠鏡」這類影響作者可信性的說話呢?
牛頓是否虔誠的基督徒?
「評文」又指出:「(余創豪)列出一位科學家的言論,說牛頓不信三位一體。我想問問余君,以你這樣嚴謹處事的態度,不覺得你的論證太薄弱嗎?大多數說及牛頓生平的書,都說他是一個基督徒,這似乎是共識。就是連批評他信仰有偏差的人,都沒有認爲牛頓不是基督徒。」
「評文」徵引的反駁出自麻省理工 R. W. Picard(1998)的文章, Picard並不是牛頓專家,Picard在文章裏頭開宗明義就說:「開始時我要聲明,我並不是科學歷史學家,關於將要討論的題目,我只是作了相對地小量的門外漢研究…在此我懇求歷史專家忍耐我這外行人講述牛頓。」(I
begin with a disclaimer: I am not a historian of science,
and I am about to talk on a topic for which I have done only
a relatively small amount of layman's research…I therefore
beg the patience of the expert historians with my layman's
presentation of Sir Isaac Newton.) 以上並非謙虛之詞,Picard 所說屬實,他是電腦通訊教授,他在文章中只是引用第二手資料,再加上自己的評論。但即使是這樣,Picard亦同意牛頓並不相信三位一體,他說牛頓是基督徒,是指廣義的基督徒。
我在「馬文」所引出的 Richard Westfall 並不是科學家,而是被公認爲最權威研究牛頓的科學史家,Westfall(1993)檢閱過原始資料後指出:牛頓曾經用心研究被大公會議肯定的亞他拿修派和定爲異端的亞留派,他的結論是:在西元第四和第五世紀,支援三位一體的亞他拿修派扭曲聖經,從而排斥亞留派。牛頓不相信三位一體,他認爲基督祇是受造物,他甚至說崇拜基督爲神是「拜偶像」。
問題是:不相信基督的神聖,是否仍算是虔誠的基督徒呢?我相信基要派已有答案,試問有那一本福音書籍,會引用不相信基督神聖的耶和華見證人呢?長久以來,牛頓被許多福音書籍引用爲見證,平心而論,牛頓的確深受基督教傳統影響,例如他認爲機械唯物觀不應該是一切終極解釋,上帝仍在科學法則之背後掌權,所以,我也不會將牛頓一筆抹殺。比較保險的做法,是描述牛頓爲「有神論者」。
此外,Milo Keynes(1995)指出牛頓人格上的缺點,例如一位元康橋大學的學者形容牛頓有「最可怕、最令人提防、最多疑的脾氣。」(the
most fearful, cautious, and suspicious temper)另一位康橋院士說牛頓「陰險、充滿野心、過度地渴望被人讚賞。」(insidious,
ambitious, and excessively covetous of praise)一位朋友甚至說牛頓誣衊人家說了些從未說過話(p.1-2)。還有,牛頓和德國哲學家兼數學家賴布萊茲同時發明微積分,但是牛頓極力排擠賴布萊茲,要獨佔功勞。爲此之故,鳳凰城宣道會一位弟兄質疑,福音刊物以人際關係惡劣的牛頓來見證神是否恰當。當然,在神眼中每個人都是罪人,一個人性格上有瑕疵並不表示這人就不是虔誠的基督徒。也許,若福音書籍繼續引用牛頓,需要在注釋中加入這些細節。
月宮娘娘與月光菩薩
「評文」在注釋中指出:「的的確確有佛教人士的拜「月光菩薩」,這是事實。以上資料再一次證明批評吳先生的人資料實在有誤。自己的資料有誤,還稱其他人的資料爲過時,這實在有點說不過去。」吳主光先生提到「月宮娘娘」時,他說太空登月探險顯示出月球並沒有月宮娘娘,看來吳主光所指的「月宮娘娘」,是中國民間傳說居於廣寒宮的嫦娥,那麽這「月宮娘娘」,是否就是佛教的「月光菩薩」呢?
到底佛教的「月神」、「月光菩薩」是什麽?最好由佛教人士說明,聖嚴法師(1999)在駁斥天主教神父杜而末的「月神說」時指出:「誠然,佛經中用到月字的地方,不是沒有,但那均系一種譬喻,一種形容,而不即是月神話,例如佛說佛陀是蘇摩,蘇摩原是一種草名,蘇摩可做酒,所以本是酒神及草神,後因蘇摩之液
Indu 有月字的含義,到了後期的阿達婆吠陀中蘇摩就成了月神,佛意是以月表清涼明淨。」(頁五九)將佛教「月神」和中國民間傳說的「月宮娘娘」扯上關係,恐怕需要更多資料和論證。
筆者並不是第一個人指出佛教說有「月宮娘娘」是誤解,二十年前張佳音女士曾經到中華基督教會灣仔道主講一個講座,在會後張佳音女士對筆者說「月宮娘娘」是中國民間傳說,而不是佛教教義。其實,比較佛教與基督教的題材和方法有很多,那又何苦要舉出有巨大漏洞的「月宮娘娘」呢?
進化論與熱力學第二定律
「評文」指出:當吳先生說及進化論及其它學科的發展趨勢時,余君說「『我不知道』在七十至八十年代以上那些現象,有沒有在學術界發生,可是『以我個人見聞來說』,現在大多數大學並沒有放棄研究進化論。」既然余君直認不知道,爲什麽還要振振有詞的批評人?而這句『以我個人見聞來說』也說不通,評論事情不是基於客觀的證據嗎?怎麽來個『以我個人見聞來說』呢?
我說「不知道」,意思是我從未沒有聽聞過大學放棄研究進化論,而我的「個人見聞」,是基於過去十多年來跟學者討論、出席學術會議、瀏覽學術期刊書籍的見聞。
「評文」說:「時至今日,雖然還有不少人信進化論,但無可否認,進化論熱潮已過,都是因著近數十年來一群鍥而不捨的創造論科學家不斷地提出對支援創造論而對進化論不利的證據。」我恐怕這是一廂情願的講法,雖然近年內美國數學家
William Dembski 和生物學家 Michael Behe 等學者提倡創造論,但奧地利生物學家兼科學史學家
Manfred Laubichler(2003)指出 Dembski 和 Behe 對生物學界並無重大影響。有關我對
Dembski 和 Behe 的評論,請參考Yu(2003a)及Yu(2001)。
在「馬文」中我引述了 Sober 及 Kitcher 對熱力學第二定律的見解,「評文」回應:「最大問題是他認爲進化論者對熱力學第二定律解釋爲真理,而其他支援創造論科學家的資料則爲錯誤及過時。稱不同意見者的資料爲錯謬及過時,這是客觀嗎?」我在什麽地方說過進化論者對熱力學第二定律解釋是「真理」呢?相反,我曾經撰文批評
Sober,該文于本年七月在在《建道學刊》(Yu, 2003b) 發表,在批評 Sober 之前,我先細心閱讀他討論進化論的所有著作,經過長時間推敲研究之後才下筆,我希望基要派的弟兄姐妹首先看看到底
Sober 和 Kitcher 說過什麽。
結語
也許,在基督教圈子裏面,這些辯論並沒有多大意義,縱使基要派駁倒了余創豪又怎樣呢?當基督教打開門戶面向世界時,那是另一回事了!倘若我們跟人家討論,只是瀏覽幾個網頁,徵引幾本福音性刊物,而沒有細心考證和推論,那麽就正如我在「馬文」所說,基督教真是以馬隊挑戰鐳射炮!
我在「馬文」裏面肯定吳主光先生傳福音的熱誠,到現在我仍然讚賞基要派弟兄姐妹衛道之心,不過,保衛聖經真理並不等同保衛吳主光、加里略、牛頓。筆者經常投稿給學術期刊,通常編輯會將文章交給兩至三個專家評鑒,往往那些評鑒十分苛刻,任何微小錯漏混淆的地方,他們都不會放過,我自己也經常以此爲鑒去修正文稿。同樣道理,改正資料會增加福音書籍的可信性,只是有利無害。
參考書目
聖嚴法師(1999)基督教之研究 臺北:法鼓文化
Apple, J. (2003). Who really invented the telescope? Unpublished
Manuscript.
Keynes, M. (1995). The personality of Isaac Newton. Notes
and Record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49, 1-56.
Laubichler, M. (2003). Personal communication.
Picard, R. W. (1998). Newton -- Rationalizing Christianity,
or Not? Retrieved October 30, 2003 from http://web.media.mit.edu/~picard/Newton.html
Reston, J. (1994). Galileo.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Van Helden, A. (1995). Telescope. Retrieved October 30, 2003
from http://es.rice.edu/ES/humsoc/Galileo/galileo_timeline.html#1600
Westfall, R. (1993). The life of Isaac Newt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Yu, C. H. (2001). Philosophical assumptions in the discussion
of irreducible complexity, naturalism, demarcation criterion,
probability, and law. [On-line] Available: http://seamonkey.ed.asu.edu/~alex/education/hps/behe.pdf
Yu, C. H. (2003a). Testability of the Intelligent Design argument
in the perspective of quantitative methodology, Jian Dao Journal,
20, 89-102.
Yu, C. H. (2003b). Inference to the Best Explanation and Dembski-Significance
testing approach. [On-line] Available: http://seamonkey.ed.asu.edu/~alex/education/hps/DI.pdf
基督教線上中文資源中心(OCCR)版權所有©2003
OCCR鳴謝文章原作者允許在網上發表本文。
讀者可免費下載本文作個人或小組閱讀及研究,唯必須全文下載,包括本版權聲明,並在引用時聲明出處(引用方法可參「如何在您的中文寫作裡引用本網站文章?」)。
本文網址http://occr.christiantimes.org.hk/art_0018.htm
OCCR網址http://occr.christiantimes.org.hk/
繁體PDF檔下載|简体PDF档下载|首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