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簡介  /  聯絡本中心

三一、創造神學與文化:哥連‧根頓的系統神學

 

 

作者:余在思(筆名)

電郵:daseinyu@hotmail.com
 

 

繁體PDF檔下載简体PDF档下载首頁

版權聲明


隨著宗教世俗化的發生,宗教與生活開始被二分,背道而馳,且兩者之間距離愈來愈大,教會信徒也常詰問信仰對生活何干。明顯地,今天基督信仰正面對適時與否的挑戰。究竟基督信仰可以怎樣帶領信徒穿越紅海,進入迦南?

哥連‧根頓(Colin Ewart Gunton,1941-2003)——倫敦大學英皇學院基督教教義教授,一生致力在神學與文化的關係中默默耕耘。他主張文化(科學)與神學是應該透過相互對話(reciprocity),彼此豐富,而非以一種非此即彼的敵視態度觀之。這恰恰是要反對希臘二元論的哲學思想,將靈與肉二分的桎梏打破。

如今彷對鏡子,模糊不清……(林前十三:12)

在搭建整個文化與神學的對話平台上,根頓首先系統地重新審視神學語言的使用問題。他指出神學語言應是一種隱喻性語言(metaphorical language),內含非直接性(indirectness)的特徵,以使對上帝的言說成為可能。這在維根斯坦點出語言文字與事物間未必存擁有直線對等關係的基礎上,提供了語言運用的合法與可靠性。根頓認為神學家普遍地受著理性主義(rationalism)的強烈影響,直接從事物與語言間的字面意義來理解(mirror)世界;這除了將語言的能力大大減低之外,也未能有效地透過語言的作用對上帝有所理解,最後,言說上帝/信仰只可能被矮化和局限於道德(康德)、經驗(士萊馬赫)和概念(黑格爾)層面上。(參Yesterday & Today, 1983; The Actuality of Atonement, 1988)對神學語言隱喻性的理解,我們發現時空下的世界與三一上帝的關係,只可能在耶穌基督裡被建立起來,才能打通神人間不可逾越的鴻溝。因為光直接地從天上理解地上事,或從地上理解天上事,都是不可能的。

從八十年代初建立起其基督論框架後,根頓往後明顯轉向加強其研究重點於基督與創造的關係上,並於一九九○年於拿撒勒神學院德斯堡講座中(Didsbury Lectures of Nazarene Theological College)中,以「基督與創造」為題,將這成果初步地表達出來。這是得力於蘇格蘭神學家托倫斯(Thomas F. Torrance, 1913-)的鼓勵。由這段時期起,創造神學便成為了研究根頓系統神學的重要課題。根頓之後的出版也不斷豐富這個領域,當中有The One, The Three and The Many, 1993; The Promise of Trinitarian Theology, 2nd ed., 1997及 The Triune Creator,1998。

事實上,根頓的創造神學仍在尋求著世界、文化與神學的溝通空間上發展。他從第二世紀教父愛任紐(Irenaeus of Lyons)得到了思考的泉源,梳理了種種對創造的誤解,也搭建了三一神論的花園。(在根頓的神學中,三一與創造是不可分割的)從近十年英美神學熱切地討論三一的課題討看,根頓作為先行者,他所栽種的,對神學急需回應世界非人性化(depersonalization)對人性、社會及公共關係的影響,和五旬宗主義(Pentecostalism)運動興起有關聖靈的議題上不無重大貢獻。

你在我裡面,我在你裡面……(約十五:4)

所謂創造神學的涵意,是上帝在創造計劃中包括了創造、救贖和完全(perfection)的方面。上帝由無中創造萬物,並一切美善皆由祂所出,萬物只能在與創造主這種受造恩典關係中,方能獲得對自我的認識和意義。而對這計劃的理解,也直接影響到人在其中的生活和倫理抉擇,因為當中牽涉有人在受造中的定位問題。這裡,根頓首先指明上帝的真實形象,只可能在基督耶穌裡找到。而我們一直將創世記一:27中「上帝按著自己的形象造人」理解為人有著理性與上帝一樣的性情,而忽略了創造者與受造物之間的關係,以致我們往往以一個空洞的世界管理者角色,充當上世界與上帝之間的中保,結果我們便很容易將這上帝形象誤解和扭曲為人對其他受造物的霸權和宰制。根頓稱這是一種對上帝的取替(displacement of God)。正因如此,根頓認為人有上帝的形象應以一個關係性的角度來理解,而非神聖流注在人之中使人神化。

從基督裡所理解的人性是要將受造之物,按著它所有的本質,引向對造物主的敬拜中。這是教會的使命,亦解釋了為何根頓理解創造論時,將救贖安置於創造之中,而非創造之外的原因。因為救贖若置在創造之外來理解,即表示上帝也放棄了祂起初看為好的世界。然而這種以惡來理解世界是不折不扣的柏拉圖二元思想,結果不能允許任何科學的進行。因為創造中的秩序全失,上帝的護理也不復存在,所有理論的根基也就站立不住,最終墮入虛無。難道上帝的創造當遇上人的墮落時,也就要全盤否定其起初存於萬物中的心意?是否當墮落發生後,上帝就全身而退,並擇日透過耶穌基督來世,將人抽離其中?這樣,世
界對一個歸主的人而言還有甚麼價值意義?

將救贖與創造結合起來理解,即上帝在其創造計劃裡是有目的的,為要將一切創造領進一個榮耀祂,享受祂的關係裡。這樣,在墮落敗壞以後,上帝並沒有離場,他仍要完滿祂創世的目的,差遣耶穌基督為我們贖罪,使凡在等候期盼得贖而經受著暫時生產痛苦的萬物,一同得蒙重新調整,跟隨著耶穌基督這首先從死裡復活為我們帶來盼望的主的腳蹤,邁向完全的階段。

如此理解創造論,我們便不會看待創造是上帝一次過的事情,以致否定被造世界與創造主無關的非慈愛和非信實的上帝觀。與此同時,也可以讓人在與自身和他人,以及其他受造之物的關係中得到一個新的理解,從而拒絕宰制,而轉向集中於基督耶穌之下,步向復和,享受上帝的豐盛。

本於祂,倚靠祂,歸於祂……(羅十一:36)

要達至復和共融,根頓將創造論引到三一神論的討論中。根頓意識到三一神論中經世(economic)和內在(immanent / ontological)這兩個範疇間的搖擺。而在經世與內在三一論之間的討論,我們又不時會發現單一與多元,神聖壓倒世俗,或世俗顛覆神聖的二極對立。為此,根頓援引愛任紐的中介神學(Theology of Mediation)來修復箇中矛盾。

愛任紐認為天父透過祂的雙手——聖子和聖靈,來創造這個世界。所以全能的上帝是自由主動地參與於從無到有的創造之中。我們則從道成肉身的基督身上,看到了創造的上帝也就是救贖的上帝。如此,我們進一步從三一關係中獲得救贖與創造的意義。上帝正在創造,同樣也在救贖被造的世界。創造和救贖行動均清楚地肯定了上帝對時空下世界的介入與關注。從創造和救贖的經世性,我們可以說聖父是萬物源起的引發者(the original cause);聖子是創造者(the creative cause);聖靈則是完全者(the perfection cause)。而天父的雙手,本身與天父是同榮同尊,因為聖子和聖靈這雙手是沒有分離於聖父之外而獨立存在的。這既保存了三一中的合一,又因每一位均在行動形態(form of act)上有其獨特性而維持了三一之間的共融和愛。

根頓引用愛任紐的中介神學,主要提出了幾方面有關創造的重點。首先,對上帝的全能的理解是不時抽象的,而是基督論的表述,是透過上帝主動創造和參與創造之中表現出來。其次,上帝的創造並非是一次性的行動,而是有目的的。故此創造是一件動態而非靜止的事情,是由無到有(from nothing to something),也非復原於原初的末世論。最後,對創造的理解並不是一種純粹時間直線的領會——由過去的一點到未來,而是因著上帝雙手的參與,從有限接通無限。惟有世界本身的價值透過基督與聖靈的創造和參與而獲得確認,文化和科學的發展才有可能,神學與文化的交流才能展開。

根頓一九四一年一月十九日生於英國艾克色斯郡的寇徹斯特(Colchester, Essex),由一九六九開始任教於倫敦大學皇家學院,八四年任基督教教義教授,九九年出版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Theology編輯之一。他是神學研究學會(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Theology)的忠堅分子,熱衷於與教授和年青學人交流意見,委實教學雙長。他一直札根於出生地。由七二年開始,便牧養Brentwood United Church, Essex達二十八年,其部份講章收Theology through Preaching, 2001一書。二○○三年五月六日,這位神學家辭世歸到天父懷中。

根頓一生的貢獻就是將議題帶出,並設置對話與系統神學發展的平台,讓人在上面能自由舞動。從根頓的工作,我們能體會到神學對文化的重要性。他說出了福音,讓我們可以勇敢和有力地面對著時空下的現世,並為真善美而努力。因為世界是向上帝開放的。

(《時代論壇》第八五五期,二OO四年一月十八日)



基督教線上中文資源中心(OCCR)版權所有©2004
OCCR鳴謝原作者允許翻譯並在網上發表本文。
讀者可免費下載本文作個人或小組閱讀及研究,唯必須全文下載,包括本版權聲明,並在引用時聲明出處(引用方法可參「如何在您的中文寫作裡引用本網站文章?」)。
本文網址http://occr.christiantimes.org.hk/art_0063.htm
OCCR網址http://occr.christiantimes.org.hk/

 

繁體PDF檔下載简体PDF档下载首頁

 

版權所有 ©2004 基督教線上中文資源中心(OCCR)
Copyright ©2004 Online Chinese Christian Resources (OC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