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簡介  /  聯絡本中心

科學與宗教的客觀和主觀

 

作者:余創豪

美國思科公司心理測量師(Psychometrician),擁有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心理學博士學位,專門於統計、測量與研究方法,現于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修讀哲學博士,專攻宗教與科學之關係。

http://seamonkey.ed.asu.edu/~alex/

 

繁體PDF檔下載简体PDF档下载首頁

版權聲明

 

我向來關心人類前途,所以最近看了一本關於未來的書,名為《未來五十年》(Next Fifty Years),這本書由多位科學家合著,他們就電腦工程學、天文學、物理學、數學、遺傳基因學、心理學……等各方面的發展,檢討過去,展望將來。

不過,不同作者卻隱含著矛盾的說法,例如一位天文學家指出:地球無非是太陽系其中一個行星,太陽系無非是銀河系裡面眾多星系之一,在浩瀚宇宙裡面則有無數類似銀河系的星集,所以,地球在宇宙中並沒有特殊地位。可是,另一位科學家在討論有沒有外太空文明時卻說:在無限宇宙中,極少星球好像地球那樣,可以有海洋、大氣層……等承托生命的環境,換言之,地球十分特別。

在書中,一些生物學家認為:根據進化論,人類由低等動物演化而成,當我們比較人類與動物的遺傳基因時,就可以發覺到,人類與其他生物在性質上十分接近,故此,人在地球中並沒有特殊位置。但是,研究電腦和心理學的學者卻指出:人工智能研究已經進行了近半個世紀,無奈現在仍沒有多大突破,即使是當今最頂尖的電腦系統,仍沒法跟人類的智慧相提並論,更遑論低等動物。換句話說,人的確很特別。

其實,科學只能告訴我們事實,例如太陽系有多少個行星、地球大氣層有甚麼構成元素、人類的遺傳基因怎樣排列、人腦擁有多少個腦細胞……,但是,科學本身不能給予我們價值判斷,到底地球、人類有沒有特殊地位,是價值判斷的問題。

上個世紀,法國科學家杜咸(Duhem)與美國哲學家奎因(Quine),以「杜咸奎因理論」(Duhem-Quine thesis)而震驚科學哲學界。什麼是「杜咸奎因理論」呢?我嘗試簡單地介紹一下:所有科學理論並非只是單一理論,而是一連串理論(a web of theories)組合而成,科學家往往並沒有清楚答案,可以絕對地推翻或者証明那些理論,因為當一連串理論被視為整體(holistic)時,縱使資料跟理論不能吻合,科學家不能清楚指出整體理論中那一個部份有問題。

基於同一理論,杜咸與奎因推演出兩套對宗教完全不同的見解。杜咸是天主教徒,他認為既然科學理論並非絕對,那麼宗教與科學應該沒有衝突。另一方面,奎因卻十分反對宗教,他認為理論的複雜性質,讓自己有自由去選擇相信無神論。當然,以上只是簡化的描述,杜咸與奎因的學說遠比上述複雜。

最近自己鑽研或然率,或然率是一門數學,用來推算事件發生之可能性,有趣的是,有神論者(如Dembenski)與無神論者(如Sober)都援引或然率,來支持世界由上帝創造或者由自然生成。事實上,或然率有很多門派,在數學史上,或然率的發展經歷了不同「世界觀」的鬥爭。現今統計學裡面受普遍採納的或然率推論方法,是英國學者費沙(Fisher)的一套,費沙並非是「純數學家」,他亦是生物學家,他相信優生學和進化論,所以其大前提是發展一套「客觀」的或然率,來証明其優生學與進化論的主張。吊詭的是,當費沙發展「客觀」的或然率理論時,自己卻充滿了主觀願望、甚至偏見,其他科學家對自己的批評,如Jeffreys、Neyman、Pearson……等,他全聽不入耳。科學家,亦有執著的「宗教」精神!

世間事物是必然還是偶然,自古人們已爭辯不休。常識是:社會現像比較傾向偶然性,因為人有自由意志可以選擇,而物理現像比較傾向必然性,因為物質沒有意志,它們必須遵循自然律。在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社會科學家、自然科學家都應用或然率和統計學作為研究方法,有趣的是,社會科學家、自然科學家由或然率和統計學而得到兩套對「命運」完全不同的詮釋。社會科學家指出:統計數字顯示,任何良好的社會環境都會人自殺、犯罪,任何良好的教育制度下,都會有人教而不善,這分佈線正說明了人沒有自由意志!總一部份人命中注定是失敗者!由此來看,彷彿上帝並不公平。

但是,自然科學家卻對統計學有不同理解,電磁學家兼數學家馬克士威(J. Maxwell)是基督徒,他認為或然率告訴我們:牛頓力學的機械世界觀已受到挑戰,物理現象並非絕對,例如氣體粒子的活動就十分隨機。由事物之隨機性,他推論自然科學的局限性,因而更加推崇信仰之肯定性。

總括來說,在科學中,描述與判斷、客觀與主觀的界線十分模糊。面對以科學挑戰基督教的朋友,我們必須先細心分析其內容,往往在仔細檢查之下,我們就知道其結論並非如他們想像中那般肯定。

2002.11.3

相關文章:

有關或然率的爭議,請參考以下的英文文章:
http://seamonkey.ed.asu.edu/~alex/education/hps/probability.pdf

編按:請參本文續篇:「發掘真理的傾向?」

 

 

基督教線上中文資源中心(OCCR)版權所有©2003
OCCR鳴謝文章原作者允許在網上發表本文。
讀者可免費下載本文作個人或小組閱讀及研究,唯必須全文下載,包括本版權聲明,並在引用時聲明出處(引用方法可參「如何在您的中文寫作裡引用本網站文章?」)。
本文網址http://occr.christiantimes.org.hk/art_0016.htm
OCCR網址http://occr.christiantimes.org.hk/

 

繁體PDF檔下載简体PDF档下载首頁

 

版權所有 ©2004 基督教線上中文資源中心(OCCR)
Copyright ©2004 Online Chinese Christian Resources (OCCR)